武德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武德萌芽阶段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宗教意识三方面,其中生产劳动最为重要。原始人几乎在狩猎、抵御、抗争、格斗的劳动和斗争中产生了武术萌芽,同时也孕育了武德。由于原始社会是属于群居制,人类需要和平相处,因此在武德表现形式上还十分模糊。
武德形成阶段
这里包括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武德教育的出现;二是武德标准的出现。私有制出现后,武术也从生产行列跨入了社会斗争领域,从劳动技能变为了军事手段,武德便成了风俗面貌。郭沫若曾在《殷契粹编》的卜辞中载有“丁西卜,其呼以多方小子臣其教戒”。并解释:“教即教学,见《说文》,戒殆戒之省。考教戒一词,可能为武术传授之戒教。”这也许就是最早的武德教育。
在我国较早的西周学校里,“六艺”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说明“礼”已作为当时的道德规范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提倡武备的新格局。韩非主张“文德不如武备”,“习礼不如讲武”。后来“文武分途”,出现了武士阶层,随之便又出现了“游侠”和“剑侠”。其中“信”、“义”、“勇”构成了它的道德范畴。
这一时期,孔子在传授“六艺”的同时,对武德标准进行了提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首次将道、德、仁、艺之间的神形、内外、意志联系了起来。而后左丘明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对武德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武德有亡,禁暴、戢兵、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这是我国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标准。可见,此时武德已基本形成。
武德发展阶段
武德的发展在于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围绕着维持与反对宗法等级制,伴随着武术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开始实行武学制,有效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并出现了职业教授武术的人,这为各门派制定收徒标准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此基础上,两宋时期出现了民间自愿结合的武术组织,民间习武之风非常盛行,涌现出了一批扶弱济贫、惩贪除恶的民族英雄和武林好汉。到了明清时期,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流派林立,已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武德也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少林习武十戒约》就是典型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