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是练拳者或演唱者经常提起的一个词。丹田指的是脐下5厘米的气海穴至脐下12厘米中极穴,是人体真元贮聚处。
中国医学认为气海穴乃全身气之所聚处,此处伤则气滞。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伤则血枯,因而这一地带是主持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
太极拳的特点也是要气沉丹田,那么究竟如何做到气沉丹田?小编带着大家来看看。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轻贴大腿中部;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胸部宽舒,脐下腹部微觉充实。
目光平视,摒除杂念,意存丹田(脐下小脐部分),自觉心平气和,然后用意识引导缓缓将双手向前方举起,肘腕微屈,肘尖下坠,手心向下,以中指领劲上提,提至手与肩平;
同时在意识引导下用鼻缓缓吸气,使有气体下行的感觉,徐徐送人腹部脐下。
当做到这个步骤的时候,横隔膜会自然的上升,腹部自然的向内收,使气聚集在丹田,稍停顿一下,这就是一吸。
随即继续用意识引导双手屈肘内收,缓缓下按于腹前,也是以中指领劲往下轻按;同时,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气;这时横膈膜自然下降,小腹部自然地外凸。这是一呼。
心要静,目光要照顾双手的起落,动作与呼吸要均匀协调,逐步做到呼吸“悠、匀、细、缓”,动作轻松,速度均匀。这样反复练习数十下。
这种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与气功疗法的逆呼吸相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太极拳架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
1、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混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
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
采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
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
2、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胁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
与吸气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胁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梢,双脚则五趾抓地。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去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
如此练上半年多(多练更好),即可进行第三步。
3、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用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
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