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飞龙”时你大概会想到这又是什么传说吧!联想到的又是是东北的某种传说吧,毕竟东北“五大仙”的威名随着小说及电影的改编“如雷贯耳”,但是今天说的这种叫“飞龙”的动物不是大仙,甚至是属于在东北混的比较惨的。
它就是一种叫做花尾榛鸡的一种飞禽,说它叫“飞龙”有点太炫酷了,其实是一种被东北人差点吃灭绝的一种山珍。
当你联想“飞龙”的样子时,想到的必然是很帅气以及神秘的东西,也难怪!毕竟年轻一辈的东北人可能都没有见过“飞龙”,因为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它都很珍贵,也很难遇见。
但是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好像就是个野鸡,除了长的有点特色好像并没有什么能跟龙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一种野鸡为啥会被叫做“飞龙”?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它的长相,它的颈骨长并且弯曲,犹如龙骨,并且爪子上有鳞片,很符合传说中的龙爪,最重要的是在茂密的林子里一个它在树的一个枝头飞到另一个枝头,对于猛然间看到的人来说,必然是个神气的东西,再加上林区人多信仰山中动物,误认为是长着翅膀的龙,因此,认为是“龙”,毕竟在某些方面大家更愿意看见的是祥瑞,而不是不好的东西。
第二就是因为它的肉质,有一句话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过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个龙肉一般就是指的“飞龙肉”,它的肉质雪白细腻,味道鲜美,是世上罕见的珍馐,并且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还把它作为岁贡,进贡给皇帝作为佳肴,从这我们就能看到,它的肉质是多么的美味。
“飞龙”在满语中叫“斐耶楞古”,意为树上的鸡,足矣看出它是真的像鸡,虽说它是在树上栖息,但是并不擅长飞行,也就持续飞个二三十米,但是落地后跑的飞快,并且它羽毛的颜色和树木是在太像,因此,不好捕捉,只有经验丰富的猎人才能找到它们。
它们胆子很小,栖息在寂静的森林深处,因此想要见到它们必须要花上一番功夫进入深山,并且传说在冬季遇见它,它会害怕的将半个身子插到雪里。
它们主要吃植物的嫩芽、果实以及种子,特别喜欢吃榛子,所以才叫做榛鸡,据说以前的人还会根据“飞龙”的踪迹去寻找人参,说是它们也特别喜欢吃人参的种子。
但是,也是因为它的优点,也导致了它的数量急剧下降,“飞龙”以前是松鸡科中分部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但是由于人为的开发,它的栖息地日益缩小,有些地方早已绝迹多年,并且加上肆意捕杀,导致目前野生的“飞龙”已经极为稀少 。其在1989年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