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他提出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浙江杭州人,其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作有《吟朦山房诗》等。
父亲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籍。母亲段驯,是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的女儿,著作有《绿华吟榭诗草》。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别号羽琌山民。
龚自珍27岁选中举人,11年后中进士。曾担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力主革除弊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大力支持林则徐禁除和焚烧鸦片。
48岁的时候辞官回乡,次年死于江苏省丹阳云阳书院。他写的诗文大部分都是主张“更法”和“改图”,积极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政权,洋溢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曾被柳亚子先生评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著名的《定庵文集》,现存文章300多篇,诗词将近800首,后人编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有315首之多。
龚自珍1813年4月应顺天乡试,名落孙山,7月其妻子因医生误诊死于徽州府署。9月时天理教农民起义。次年著作四篇《明良论》,他第一次明确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坚决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
他大胆指出,国家腐败的原因主要在于皇帝把臣下看做犬马和奴才,导致大臣不知廉耻,只知道朝夕长跪,追求车马和服饰的华丽,用言词取媚君主。
这种制度下,“官愈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愈近则媚益工”入骨三分的批判,让他外祖父段玉裁读后,又怕又喜,他欣然批注:“四论皆古方也,而中今病,岂必别制一新方哉?”欣慰地说“犹见此才而死,吾不憾矣!”。后来,他回到徽州后,参与了其父亲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
1815年,续娶了安庆知府何裕均的侄孙女何吉云。其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老家守孝。两年后返回京城,租住在北京法源寺南面。
1819年,龚自珍28岁,在京城和魏源一起从师文学家刘逢禄,研究《公羊春秋》。1820年,龚自珍会试再一次落第。从道光元年开始,他又任国史馆校对等官职,先前后十几年,他参阅了内阁丰富的档案和典籍,探讨历代得和失,后又参加了《大清一统志》的修撰,写出了《西域置行省议》。
1829年,龚自珍38岁,经过第六次应试,终于考上了进士。在殿试时,他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写了《御试安边抚远疏》,提出了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的善后治理,从施政、用人、治水、治边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
1841年春,龚自珍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教书。三月时,其父亲龚丽正去世,龚自珍兼任了杭州紫阳书院的讲席。末夏,他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写信,要求辞去教职,回上海参加反抗外侵的战斗。但不幸的是,在9月26日,他突患急病,死于丹阳,英年仅有50岁,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