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这个所谓的“熟铜”都把许多人给骗了,虽说称之为“熟铜”,可其核心和铜基本不沾边。从我国古代冷兵器的发展阶段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和戈,这二者的硬度和韧性都无法和后来出现的铁器相比。而熟铜棍最早出现在汉代,那时铁器已经大为流行。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棍的概念。所以,在强度和韧性更为强大的铁器出现以后,其棍子的材料根本就不可能是铜了。而为什么有些文学作品当中还要叫做“熟铜棍”呢?应该是在其铁器棍子的表面渡了一层铜,这样即美观,而且还起到防水,防锈蚀的作用。其重量应该是在30/50斤左右,因为棍属于重武器,打击强度应该在枪之上。
2,棍棒,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大家知道,枪和矛是有尖儿的,刀则是有刃的,而吕布使用的方天画戟不仅有尖儿,还有刃。这些兵器,除了重量,尖儿和刃也是起着决定作用吧!那么,相对于枪和刀,棍棒是凭借着咋样的功能来消灭敌人的呢?告诉您吧,是重量。当然,秦明使用的狼牙棒或许除外,为嘛呢?因为狼牙棒上有数根坚硬的大铁刺。那玩意儿要是打在脑袋上,甭削去半个天灵盖这人您说他也活不了了不是!既然使用棍棒的人凭的是棍棒的重量来杀敌,那么使用者要是没把子力气的话,这棍棒他舞得起来吗?下面,咱们先举两个并不陌生的“棍棒英雄”为例,看看他们使用的棍棒有多重?!这两个人物,按照书中的描写,都出现在一个时期,那就是隋朝。一个是靠山王杨林,另一个则是……杨林,《隋唐演义》中的隋唐第八条好汉。身长九尺,腰阔十围,还生着两道黄眉毛。他用的兵器是两根囚龙棒,每根重150斤。秦旭、秦彝都死在杨林手里。秦旭是谁呢,秦琼的爷爷。秦彝又是谁呢?秦琼的父亲。秦琼,隋唐第十六条好汉,可见武艺不低。俗话说:将门出虎子。更何况秦琼的武艺又得于家传。由此看出,他父亲、爷爷的武艺也非同一般。但是,在杨林面前却均是不堪一击了!您说杨林的武艺它有多高吧?然而,当下一个出场的这位使棍英雄如果往杨林面前一站,杨林立马就相形见绌了。他是谁呢?雄阔海!雄阔海,隋唐第四条好汉,两臂有万斤之力不说,还曾经双手打死过老虎。看到这您或许会笑了:“有什么呀?武松还不是一样打死过老虎?”且慢,还是先听我说:武松是打死过老虎,但雄阔海打的虎跟武松可大不一样,为啥呢?因为武松打死的是一只老虎。可人家雄阔海,是双拳打死了两只老虎!您说这能一样吗?罗成,众所周知,隋唐第七条好汉。一个回马枪便将杨林刺死了。您说这杨林要是遇见了雄阔海,是不是就更加不堪一击的了呢!雄阔海厉害,他用的兵器更厉害,那就是:熟铜棍。他使的这根熟铜棍有多重呢?您听好喽,三百斤!看到此,您也许又会笑了:杨林使的囚龙棒三百斤,他用的熟铜棍也是三百斤,一般重啊!看来他的力气也没比杨林大多少呀?可您想过没有?杨林的囚龙棒是两根,一手一根。而雄阔海的熟铜棍可是一根。这,有什么不一样呢?有!杨林的囚龙棒能把两根并在一起,放在一只手上用吗?不能吧。而雄阔海的熟铜棍,那可是既能够双手握住挺击,也可以单手轮起横劈。这么一比较,您说是谁的力气更大呢?古话说:剑为百兵之首,刀为百兵之王,棍为百兵之祖。由此可见,在古代的众多兵器中,这根既无尖、又无仞的棍该有多厉害了。所以,也才有“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的说法。除了上述的雄阔海,隋唐以后,可还有谁使用过熟铜棍吗?岳飞岳鹏举够厉害的了吧,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吧?!强将手下无弱兵,岳飞武艺高,随从他的保镖您说能是怂主么?看过《岳飞传》的人都知道,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马前张保,马后王横。”看完这二位使用的兵器,您就知道这两个随从保镖有多厉害了,因为他们手里拿的,都是兵器之祖——棍!所不同的是,张保使的是混铁棍,而王横用的呢?恰恰如同雄阔海所用的兵器一样——熟铜棍。看来,使用熟铜棍的人,都是力大无比、武艺超群的汉子。如果您知道有谁是个手提熟铜棍的孬货,不妨说给我听听……
3,熟铜棍为什么要叫“熟”铜棍。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真得我这个伪的翡翠手镯鉴定专家来解答一番。因为,恰好我是国学大师的非关门弟子(我的国学水平应该是高于清华北大的普通学子)。为什么说翡翠鉴定师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做玉石鉴定的,都绕不开“莫氏硬度”这个鉴定标准。而莫氏硬度也能应用到熟铜这个范畴的解说。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古人描绘古代将军“手持熟铜棍”这个描述。“熟”铜,我们先不说。先说“熟铁”:古代时,熟铁所对对应的是生铁。生铁比较软,通过反复加热~捶打~淬火,来提高它的硬度。这样的话,生铁因为去除杂质又入水淬火渗入碳分子以后,就变成了熟铁。生铁的莫氏硬度在3左右,而熟铁的莫氏硬度在5左右。熟铁再经过反复捶打百炼以后,叫做“钢”。百炼成钢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钢的莫氏硬度会提升到6~9之间。但是古代的钢太难得又太硬易断,所以要把它夹在熟铁之间做为刀刃来打造。刀身是熟铁,有韧性可以保护刀刃不易折断。我们现在已经把“钢铁”混为一谈了。古人说的“钢”与“铁”,其实不是同一种。那么,“熟铜”其实就是说得很接近“熟铁”的概念了。所不同的是,在反复揉铜的过程中会加入锌、锡等等金属来改变和提升铜的硬度与韧性。这样的合金铜,先有个名词叫做“青铜”。青铜经过反复揉打淬火,就叫做熟铜了。冷兵器时代能够把青铜剑合金金属比例调和到最佳,又反复揉打,叫做“揉剑术”。纯铜的莫氏硬度比生铁软一点点,大概也是在3的左右往下点。而揉剑术打造出的顶级青铜剑剑刃的莫氏硬度也会达9。那么猜测一下古代所谓的“熟铜”,硬度应该是在6~7之间。与现代的钢筋硬度相仿。之所以非要扯上我的鉴定专业:翡翠手镯、翡翠摆件、翡翠挂饰。是我现在习惯以老坑老种的天然翡翠玉石的莫氏硬度7.5(左右)来做为参照物。也可以说,缅甸产的天然翡翠(刚玉)的硬度实际上比现代的建筑钢筋要硬上一点。那么,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古人所谓的“熟铜棍”到底是什么回事了吧。那么我们再来说说,武将手里的熟铜棍该有多重?咱就懒得看古籍的斤数去换算,古代斤两与现代有点差别。我们按一条熟铜棍(密度2.6),长度1.5米,直径30毫米来换算,它大概会在20公斤左右。
4,铜棍并不看重硬度,只在乎重量和韧性,铁器在刚使用时远比铜贵,因为难以提炼需要温度较高的煤或木炭,熟铜就是红铜,比青铜易于提炼价格也相对便宜(古代工艺,杠精别拿现在的价格抬杠),其质地较软易于锻造,钝器不用保持锋利,所以我相信熟铜棍的说法,但肯定不是一整根都是铜的,应该像金箍棒一样两头或一头包铜,重量估计也就在十斤以内,不服的去抡一下工地上八磅重的大锤,别跟我说古人力大无穷,古人力气大也不能整天扛着个几十斤重的兵器行军打仗,武器不只追求击打效果,还要考虑使用灵活,造价能够接受,十斤铜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可不便宜,那可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