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明孝陵的“明”字,多了一横,写成了“目”加“月”。这不是错别字!这是书法的异体字。知道这些历史常识的师友都知道,南京明孝陵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对于陵墓前,“明孝陵”石碑上的这个多一横的“明”字,说法不一,在此,列举几种说法:1、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大明朝朱元璋抱有恨意,避讳“明”是由“日”和“月”组成,日月同晖对于清朝不利,因此,给“日”加了一横。我认为这种说法子虚乌有。首先,康熙如果如上所说的话,他数次到江南,来南京,干嘛每次都会去明孝陵祭拜;再说,目加月的“明”写法,早在汉代,隶书曹全碑、张景碑上都有记载“明”字的写法(如图所示);最后,康熙皇帝也不至于用改字,来解恨吧!2、据说,朱元璋为了区别被其灭亡的小明王势力,不愿意,也不能与小明王朝同用一个“明”字,于是,就多加了一横。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些牵强。朱元璋为何要选择用眼晴望月的明,而不用日月同晖的明呢?3、还有一种说法是阴阳五行之说。说是明孝陵为皇家陵墓,在阴阳五行的说法上,自然是比较讲究,“日”为阳,墓地这种地方属阴,有“日”不合适,因此,给“日”字多加了一横。阴阳五行学说,我不太懂,在这,就不枉加评论了。4、“目”加“月”的明字,在书法中是明的异体字。你非常认同这个说法。我已经练了一段时间的书法了。明字也是经常练到的字。对此,略有了解。不管从汉代的隶书碑帖拓片上,还是唐代书法家们的碑帖中,明字的写法基本上是“目”加“月”。也许我见过的字帖不多,但都是这种明。去年,我去成都武侯祠,里边有一幅字“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字也是“目”加“月”的明。(图示)。据说,书法家写“目”加“月”的明是让明字左右看起来更相称,更好看。有点道理。还有的说,用眼睛看到的“明”才是真正的“明”,怎么感觉还有些人生哲理呢!师友们:你们觉得呢?
2,“眀”字当然不是错别字,关于这个问题,头条上出现过多次,我也见过一些解释,有些牵强,有必要往深里说一说。1、现在有两种说法,大意是“日月为明”,或“眼睛看见月亮为明”。《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书·太甲》视远惟明。这两种是后人根据字面来的会意解释,造字之初不是这样的。2、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和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本义是明亮,清晰。来看下面这个造型:有的甲骨文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囧”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见下图:看下面这个甲骨文造型,左边部分是个方型,说明并不是指眼睛或太阳之形状。3、小篆中,明当作了一个会意字,字形是一边是月一边是囧(jiǒng),从月,表示取月之光;从囧,表示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囧(jiǒng)字在这里表示窗牖的形状。所以,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朙,照也。应该是月光照进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为明亮之意。在秦小篆统一以前,取“从囧、从月”的这种写法也是主流。如下图:4、“朙”写成“明”或者“眀”都是正确的,是对“囧”部进行的简化,并不是偏旁部首的变化。历代都有,如下图:结论:“明”和“眀”都是“朙”的简化写法,是对“囧”部进行了简化。“朙”甲骨文的理解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和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本义是明亮,清晰。小篆中是会意字,月光照进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为明亮之意。欢迎网友留言探讨。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3,“眀”字这样的写法古已有之。和那些牵强附会的事情无关。(右起第二列豈乏明时)其“明”字的写法就是目、月眀。明、眀为同一个字,不是简繁关系。汉代以前的写法是日、月明。目月明的写法产生于汉代。意为眼睛明亮。音意和明一样。在古碑帖和古代书翰中,“明”的写法绝大多数都写成“眀”。这种写法不是避讳谁的名字。它就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
4,不是多一横,而是这个字本来就有两种写法,互为异体字,相互替代没问题!中国汉字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而是人造出来的,造字有多种方法,如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表示光亮的明或眀属于会意字。明,日加月,日光加月光,亮上加亮,表示明没问题。眀,目加月,月光进入眼睛,表示眀,引申为耳聪目明,也没问题。这可不是我牵强附会,古人就是这样认识和解释的,《正字通·目部》说:“眀,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也就是说,“明”字原本从日,从汉代开始出现以目为“眀”的用法,眀=明。著名书法家也常这样写,比如书圣王献之的《洛神赋》、蔡襄的《山堂诗帖》。再看一个局部放大的,更清楚。成都武侯祠的牌匾“明良千古”由四川提督吴英撰写,用的也是眀,去的朋友可以注意下。济南的大明湖也是如此,不知道去过大明湖的朋友们注意到没有?看到有些白痴硬说眀是错别字,现在考试写“眀”不得分,那我问问你,让你跑到古代用简体字答卷,看考官会不会给你零分?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