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称孤 古代皇上为什么自称为朕

1,“朕”是皇帝的专用词,含义是“我”的意思;“孤”则是诸侯王公的谦称,意为孤家寡人。汉承秦制,汉朝最高统治者名号为皇帝,自称“朕”,汉朝分封的诸王则可以自称“孤”或者“寡人”。一般的大臣,如果没有封王,是不能使用“孤”或者“寡人”的,更不能使用“朕”,否则会以“僭越罪”重处,轻者丢官受肉刑,重则身死亡三族。先秦时代,天子称“孤”,意为孤独一人,因为天子是上天之子,同一时间只有一人,故为孤。诸侯称“寡人”,意为国小民少,本为自谦之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去王号,自称皇帝,并规定皇帝称“朕”,称百姓为“黔首”,由于秦朝无诸侯王,故没有规定诸侯王的自称。汉朝建立后,继承秦朝制度,皇帝自称“朕”,诸侯王则延续战国时代的称呼,还是“孤”或者“寡人”。《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中国是一个有传承的国度,凡事讲究名正言顺,以往的制度如果适用都会被继承下来。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后世继承皇帝的人,自然也要遵守秦始皇的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制度要遵守,那么周礼自然也要遵守,因此那些诸侯王就自称“孤”或者“寡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他喜欢自称“咱”,不喜欢自称“朕”,但是朱元璋不用“朕”,别人也不敢自称“朕”,否则会以僭越罪论处。

2,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皇帝都喜欢另类称呼,连称自己也与重不同。什么朕啊、孤啊等等。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朕”称呼的说法。皇帝自称自己为朕的,恐怕要从我国秦始皇开始了。在秦始皇之前的国王、国君都自称为寡人。但是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突出皇帝的高贵与威严,秦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说,你是始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你一人的。再称寡人不大合适,称朕最好,这样才能体现“天下皆朕、皇权独尊”。秦始皇一听很高兴,朕,不错,好听,就它了,寡人以后就称朕了。那么有人要问了,李斯为何建议用“朕”这个词呢?“朕”这个字在秦以前只是个很普通的词,大家谁都可以使用,不存在什么特殊含义。据《尚书·商书》记载,政治家、思想家伊尹,就曾三次自已称为“朕”。李斯想,这个字好听好记好叫,就这样,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都自称为“朕”。“朕”就只能皇上一人用了,其他任何人不准再用,否则,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那么哪些帝王用“孤”来称自己呢?据说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中,国力较强的大诸侯的国王最喜欢用寡人自称,而较小的诸侯国的国君才自称为“孤”。总之,历代帝王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们除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连自称的字也要显得与众不同,有威严,要独享。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天下是“朕”的,“朕”要拥有天下。注:图片来自网络

3,朕”在春秋战国时本来就是“我”的意思,谁都可以用,并不是国君专用。先秦时期,国君多自称“寡人”或“孤”,在面对外国使臣时多谦称“不?b”,即“不贤”的意思。那时的文学作品也能看到非国君而自称“朕”的情况。屈原在《离骚》里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为了显示威仪,把“朕”定为皇帝专用,从此“朕”就成了皇帝的自称,就连贵族也不能用了。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也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4,上古自称为朕的时候,尚无贵贱之分。到秦始皇时,始定为皇帝的自称。《尔雅·释诂》:“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邢昺疏:“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今。”《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而孤则是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词。《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另外,他人称国王、皇帝的称呼有:天子、一人、一丈夫、人主、人君、人牧、九重、九重天、大王、大君、大驾、大家、万岁、上、上人、上位、上帝、王、王后、天下、天王、天父、天囚(此乃蔑称)、天后、天皇、天骄、天家、元后、元首、太上、车驾、日兄(古代以日喻君,故帝王弟妇称帝王为日兄)、中扆、今上、今上官家、予一人、予小子、予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ek58 » 称孤 古代皇上为什么自称为朕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