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八个字出自清华校歌,因为清华百年校庆献礼片《无问西东》而闻名遐迩。而“立德立言”来自于《左传》,“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不朽”,即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唐人为之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品德,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传承文明,提出真知灼见。此三者历久不废,流芳百世。“无问西东”,则是因为清华创立之初,朝野关于“中学”“西学”、“为体”“为用”、“为主”“为辅”的争议仍在延续,而清华办学理念主张兼容并蓄,摆脱各种束缚,努力学习,止于至善。时至今日,但愿清华莘莘学子不忘初心,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句话来自清华大学的校歌:“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儒家三不朽:立德(树立良好的德行)、立功(建立功业)、立言(树立学问言论)。三不朽论最早出自《左传》,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大臣范宣子讨论“死而不朽”时指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指一个人的言论,行为与德行对他人及社会和文明产生影响,并作为社会和文明的一部分一直存在下去。毛泽东曾说:曾国藩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至高境界之完人。“无问西东”是晚清民国重要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观点,王国维先生1941年在日本东京为《国学从刊》撰写的序文中提出“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观点,认为学术应该打破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的藩篱,才能获得真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也就是希望学子们能够在德行和学术上都有所建树,探索知识时要有包容的胸怀,打破局限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