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到火烈鸟,大家第一映像是不是湖水畔泱泱一大片少女心粉色的鸟类,既壮观,又格外动人美丽。↑图:成群的秘鲁红鹳(火烈鸟的一种)不过,我们平时所说的火烈鸟,其实是指红鹳目(Phoenicopteriformes)红鹳科(Phoenicopteridae)下3个属包含的6种鸟类,它们的颜色可不尽相同。注:所有物种的学名(括弧内的两个拉丁文单词)均应斜体,但问答平台暂不支持斜体,故只能以正体显示。↑图:六种火烈鸟:1.加勒比海红鹳(Phoenicopterusruber):这是火烈鸟中颜色最红的一种,其他火烈鸟都是整体更偏粉色,只有它是全身红透,嘴为红黑两色,腿为红色,分布于墨西哥、伯利兹、加勒比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2.智利红鹳(Phoenicopteruschilensis):嘴为粉黑两色,嘴为粉黑两色,腿只有关节处是红的,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3.大红鹳(Phoenicopterusroseus):这是六种火烈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嘴为粉黑两色,且黑色部分的面积比智利红鹳小,腿为红色,广泛分布于非洲、南欧、中东和印度次大陆,是分布最广的火烈鸟。4.小红鹳(Phoeniconaiasminor):它区别于其他火烈鸟的特征在于它嘴的颜色不是黑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搭配,而是深红棕色,此外只有它和秘鲁红鹳眼前嘴后一小块裸露皮肤为深色,它的腿为红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印度也有分布。5.安第斯红鹳(Phoenicoparrusandinus):它区别于其他火烈鸟的特征在于,其他火烈鸟的腿都是或深或浅的红色,而它的腿是黄色的,此外它的嘴为黄黑两色,分布于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6.秘鲁红鹳(Phoenicoparrusjamesi):它的眼前到嘴边缘的裸露皮肤为深色,比小红鹳的更为明显,呈三角形,此外其嘴是黄黑二色,腿为红色,同样分布于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上述六种火烈鸟在中国均无野生种群分布,曾经在洞庭湖和新疆有发现的火烈鸟,可能是从动物园逃逸的,或是迁徙中个别迷路的个体。火烈鸟是群居鸟类,并且高度社会化,它们一般成千上万地集群生活在温热带的沼泽、咸水湖或潟湖畔,以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它那奇怪的向下弯曲的嘴(一般讲鸟类的嘴叫做“喙”)在寻找这类食物时就发挥了作用。进食时,它们将长长的脖子弯下,头部翻转,然后一边走一边用弯曲的喙向左右扫动,触摸水底取食。由于的构造特殊,下喙的沟深,上喙的浅而呈盖形,边缘有稀疏的锯齿和细毛,倒置在水中就像个大筛子,喙在水中左右扫动时,食物和水从上下喙一侧的缝隙中流入,食物留在嘴中,水便从另一侧滤出去。↑图:成群的小红鹳在进食↑图:秘鲁红鹳的鸟喙结构示意,其下喙的沟深,上喙沟浅火烈鸟吃的这些食物中含有的一种叫“虾青素”的类胡萝卜素物质,这种色素结合蛋白质时显示出青色,当和蛋白质脱离后,便显示出红色,这就是虾蟹熟了之后变红的原因。火烈鸟进食了含有这类色素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后,将它们保留在了身体中,产生它全身华丽的红色。有的朋友要问了,既然火烈鸟的红色是从食物来的,而非其自身合成,是否富含这类色素的食物匮乏的时候,火烈鸟就会褪色呢?事实上确实是如此,火烈鸟如果长期不进食含有这些色素的食物,身上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淡。↑图:加勒比海红鹳火烈鸟的求偶形式非常独特,它们会集成一大群,大家一起像一个方向边走边左右摆头,每个个体就在这种奇怪的求偶仪式中观察其他个体,最终选择出自己的配偶。火烈鸟是一雌一雄制,选定配偶后,除非一方死亡,否则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们将一直伴随对方,年年在一起孵化和喂养幼鸟。↑图:小红鹳正在进行求偶“舞蹈”火烈鸟的幼鸟的羽毛一身灰色,并不像它成鸟的父母。火烈鸟父母反刍出一种红色的汁液从嘴巴吐出喂养小火烈鸟,这种红色汁液是从火烈鸟父母上消化道分泌的,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当然,也含有虾青素,因而呈红色。小火烈鸟长大后,积累起了的虾青素,换成其父母一样的红色羽毛。↑图:成年大红鹳在喂养幼鸟↑图:成年大红鹳和更大一些的幼鸟↑图:这只智利红鹳的幼鸟的羽毛已经隐隐有一些红色了由于火烈鸟爱栖息于沼泽或盐碱湖等远离人类的地方,因此受到人类威胁的程度还不算太高,目前六种火烈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评级各不相同,加勒比海红鹳、大红鹳被评为无危(LeastConcern)、智利红鹳、秘鲁红鹳、小红鹳被评为近危(NearThreatened),安第斯红鹳分布狭窄,最容易受到威胁,被评为易危(Vulnerable),愿它们和其他生灵一起躲过人类造成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能继续飞行在这个星球,继续惊艳我们的世界。↑图:智利红鹳
2,火烈鸟是鹳形目红鹳科红鹳属的一种。又名大红鹳、红鹤。因全身为火红色而得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这种外形美丽的鸟类能够飞行,但是事先得狂奔一阵以获得起飞时所需动力。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火烈鸟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孵卵时亲鸟伏在巢上,长颈后弯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因羽色鲜丽,被人饲为观赏鸟。火烈鸟生活在咸水湖沼泽地带和一些泻湖里,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有些火烈鸟受鱼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智利火烈鸟只生活在没有鱼的湖里,这是因为智利火烈鸟的食谱狭窄,鱼类会与火烈鸟争夺食源(藻类和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洲和中南美洲。在中国新疆曾见到过迷鸟。火烈鸟喜欢群居。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到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火烈鸟与普通动物通过伪装的方式来逃避天敌不同,大火烈鸟羽毛鲜艳的颜色似乎非常引人注目,特别是一大群大火烈鸟一起飞翔时,其场景蔚为壮观,非常显眼。因此,大火烈鸟事实上是一种很容易被攻击的动物。这种鲜艳的红色并非是一种伪装,而是与这种鸟类所摄取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它的体形长得也很奇特,身体纤细,头部很小。镰刀形的嘴细长弯曲向下,前端为黑色,中间为淡红色,基部为黄色。黄色的眼睛很小,与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很不协调。细长的颈部弯曲呈“S”形,双翼展开达160厘米以上,尾羽却很短。此外,它还有一双又细又长的红腿,脚上向前的3个趾间具红色的全蹼,后趾则较小而平置。整体形态显得高雅而端庄,无论是亭亭玉立之时,还是徐徐踱步之际,总给人以文静轻盈的感觉。大火烈鸟一般以贝类为食,其中含有大量色素,比如类胡萝卜素。对于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或者蠕虫来说,类胡萝卜素与它们体内的蛋白质合成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此外,一只大火烈鸟每天还要吃掉大量的螺旋藻,而螺旋藻中除含有大量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当大火烈鸟吞食这些食物后,这些色素就存在鸟的体内,特别是在羽毛中积存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大火烈鸟的羽毛如火焰般鲜红的原因。于是,有人戏称大火烈鸟一为“好色之徒”。当大火烈鸟进行周期性换羽,而体内色素沉积程度还不够时,它新长出的羽毛就是白色的。火烈鸟的分类问题是鸟类学的一个著名难题。困惑了几代鸟类学家。简单来说,在分类学家眼中火烈鸟似乎是一个由一部分鹳的结构和一部分鸭子的结构拼接而成的怪物,所以主张把火烈鸟划为鹳形目的分类学家和划为雁形目的分类学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依据。比如说火烈鸟的骨盆结构和肋骨构造和鹳类类似,火烈鸟的卵白蛋白质跟鹭类接近,火烈鸟,尤其是幼雏的行为跟雁形目非常像。火烈鸟成鸟长蹼,而且羽毛防水,这都跟雁形目相同。此外连叫声两者都像!作为折中的分类方案把火烈鸟提升到目的层次,单立火烈鸟目。而分子生物学家通过DNA杂交实验研究发现,跟火烈鸟的DNA最接近的鸟类却是一类小型鸟类鸻形目。火烈鸟羽衣的粉红色有深有浅,显得斑斓绚丽;双腿修长倒映水中,好像把火引烧到湖底;两翅不时轻舒慢抖,在湖面掀起道道红色的涟漪。而一旦成千上万只大火烈鸟积聚在一起,一池湖水就顿时被映照得通体红透,成为一片烈焰蒸腾的火海。纳古鲁湖的大火烈鸟群,历来被称为“世界上火光永不熄灭的一大奇观”。火烈鸟的羽毛一拔下,羽毛就会莫名其妙的变成白色,是因为羽毛离体就与体内色素分离。大火烈鸟经常在湖的浅水区游串,在岸畔信步徜徉,交颈嬉戏。一时兴起,扑棱棱双翅舒展,长颈猛摇,列成严整的方阵,翩然起舞。每当此时,湖光鸟影,交相辉映,犹如万树桃花在水中飘游。而一旦兴尽,嘎啦啦一声长鸣,倏然腾空,排成整齐的队伍,绕着湖边翻飞。一湖桃花遂化为一片彩霞,直烧中天。这一奇幻的景色,被誉为“世界禽鸟王国中的绝景”。为观赏这一绝景,每年有十几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纳古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