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自古华山一条道 自古华山一条道是说什么

1,你爬一回就知道了!现在,上山才有感觉,下山不许原路返回,原因爬过就知道了,下山都是后来筑的台阶!

2,不是的,现在有三条道了,当年智取华山时,从后山上的北峰,现在又修了一条索道,加上本来上山的路,所以有三条。更何况,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秦岭山脉是连在一起的,也许从别的山也能绕过去呢。

3,自古华山一条路,是指由玉泉院向上到华山山门处的登山道路。如今华山景区光索道拦车就有两条了,分别为,西峰拦车和北峰拦车。在北峰拦车下面,就是当年解放军智取华山的道路,在也这里可以徒步登山。当然了最为正宗的道路,还是由玉泉院到山门处登山,这里途径千尺幢百尺峡回心石等重多华山知名景区。乘坐拦车或者是由智取华山路上山,就会错过了这些景区的。在华山景区的山脚下还有西岳庙呢,这个景点时间够用的话?也不应错过,拦车上下华山,时间快省时省力。华山西峰拦车是亚洲第一,长达四公里最高处距离地面高达近千米。随着山间风摇晃也挺吓人的,西峰拦车在六级风以上的情况下是不开放运行的。这个要注意哟!

4,华山自古以险著称,相对于其他五岳而言,华山山势最陡、海拔最高,其登山道路也最为奇险。这就是所谓的“自古华山一条道”。这条道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就是从华山北麓的玉泉院起,入华山峪,经青柯坪,攀百尺幢,越百尺峡到北峰,再经苍龙岭,进金锁关,至玉女峰和东、西、南三封顶的道路。这条古道全长12公里,高度差为1800米。道险坡陡的“百尺峡”、“千尺幢”,是最令徒步等华山者胆战心惊之段。自古华山一条道上的“百尺峡”、“千尺幢”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条道也是历代不停开拓,不断修缮而成的结果。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关于攀登华山路线描述是现存古代关于西岳华山登山道路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的记载(见附文)。文献中记载的路线从下庙(今西岳庙)开始,沿途主要经过中祠、南祠(今化山峪口云台观一带)、天井(今千尺幢)、百丈崖(今百尺峡)、夹岭或搦岭(今苍龙岭)、屈岭(今中污)。这条线路与现今攀爬华山的路线是一致的。从“攀藤援枝”和“藉草而宿”可以判断,“自古华山一条道”的险要地段在北周时还没有出现辅助攀登者攀登的助攀设施,助攀设施的设置当在北周之后。在唐代时候就有“梯”、“梯路”、“石梯”、“磴”、“危磴”、“天磴”等词语描述当时攀登华山主峰的石制阶梯道路。说明这时候的道路已经有一些简单的经过修缮的辅助登山设施。在今老君犁沟处,仍能见到成串的石窝等简单的辅助登山设施。宋金元时期升山阶梯道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咏华山的诗句中“石磴”、“丹梯”等词汇大量出现。明清时期华山升山阶梯的修建和改造有了很大的提升,升山台阶已初具规模。清《修西岳庙并修山记》中对鄂海修筑华山道路有这样的记载:“于是由山趾而上至青柯坪,其逼仄处皆为展拓”;“予命工凿石为级,并造木梯佐之”。乾隆四十二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登山祈雨,奏请重修西岳庙,中央特拨款十二万两。从民间流传毕大人修路开山凿断龙脉的故事,可知毕沅在整修西岳庙的同时,登山道路也作了相应的修整。经过历代多次开凿修缮,明清时期华山上的升山阶梯状道路已经基本定型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华山这座奇峰还是不太容易被征服的,从“华山自古一条道”可知华山地势之险,登顶之难。更有谚曰:太华之下,白骨狼籍”!现如今,华山登顶的道路已不止一条,更有数条索道可以直达顶峰。若要真正感受华山之险,之奇,还是要身体力行,亲身感受一下这条古道的魅力。附文:《水经注河水》中关于华山一条道的记载:华岳本一山当河……河神巨灵,手汤皿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常有好事之士,故升华岳而观厥迹焉。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迥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谓之北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迥顿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陟,更无别路。欲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也。出井东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许,又复东上百丈崖。升降皆须扳绳挽葛而行矣。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缘旁稍进,迳百余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神象有童子之容。从祠南历夹岭,广裁三丈余,两厢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祀祠有感,则云与之平,然后敢度。犹须骑岭抽身,渐以就进,故世谓斯岭为搦岭矣。度此二里,便届山顶。上方七里,灵泉二所。……上宫神庙近东北隅。其中塞实杂物,事难详载。自上宫东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岭。东南望巨灵手迹,惟见洪崖赤壁而已,都无山下上观之分均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bek58 » 自古华山一条道 自古华山一条道是说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